懷孕肚子哪裡變大?從1張圖掌握孕肚變化
懷孕肚子哪裡變大?一般來說,懷孕3個月後孕肚開始有明顯的脹大幅度,子宮位置脫離骨盆腔並逐漸往上移,直到4、5個月後孕肚才會有更明顯的下墜感。事先了解「懷孕肚子哪裡變大」可幫助孕媽咪準備購買托腹帶支撐孕肚的時程,現在就透過1張圖來了解懷孕肚子哪裡變大吧。
目錄(點擊前往閱讀該段內容)
懷孕肚子哪裡變大?從1張圖帶你了解孕肚脹大的過程
懷孕第3週開始,受到黃體素分泌的影響,子宮內膜變厚,子宮頸也更為柔軟,開始為包覆、孕育寶寶做準備,因此子宮會逐漸脹大從骨盆腔凸出來。原本重約60gm的子宮,懷孕後期會脹大15倍以上。那麼受到子宮影響的孕肚,會怎麼變大呢?接下來以1張圖為孕媽咪解答懷孕肚子哪裡變大。
1.懷孕3個月:子宮底位於恥骨上2~3指處
子宮底(Fundus)位於子宮最上方的中間處,連接兩側的輸卵管,而「恥骨聯合」位於骨盆正前方,從恥骨聯合與子宮底的距離,可判斷子宮大小及懷孕週數。以下舉例說明:
- 12、13週時下腹或鼠蹊部有痠脹感,是因為變大的子宮扯動周圍的韌帶。
- 懷孕3個月左右,子宮底位置在恥骨上方2~3指處,同時子宮位置也在持續上升。
恥骨聯合:位於恥骨左右上支之間的軟骨關節,並相互連接。
2.懷孕4個月:子宮底位於肚臍與恥骨之間
胎盤分泌的鬆弛素(Relaxin),屬於一種荷爾蒙激素,當胎兒在子宮內逐漸發育,鬆弛素會使骨盆關節間的韌帶變軟、變鬆弛,使子宮有更大的空間容納胎兒。懷孕4個月後,子宮脹大、變沉,子宮底上升至肚臍與恥骨之間,肚臍正下方的下腹部隆起幅度增加,明顯看出懷孕肚子哪裡變大。尤其是具備以下條件的孕媽咪,懷孕4個月的孕肚帳大幅度會更明顯。
- 寶寶本身體型較大
- 肚子裡不只1個寶寶
- 媽咪已有懷孕經驗
孕期分泌的鬆弛素會降低關節及子宮韌帶的韌性,骨盆腔的伸展性增加、支撐度降低,孕肚脹大的同時,孕媽咪容易為了穩定重心而挺著肚子、上身後仰導致骨盆往前傾。在腰椎壓力變大、小腹凸出的情況下,腰背不適的現象會更頻繁,奇妮提供孕媽咪以下簡單的方法,減輕不適感,讓孕期更舒適。
(1)穿戴托腹帶
托腹帶的結構設計,是將帶子兩端從孕肚下緣繞過後腰固定,支撐起孕肚,減緩下墜感,而非以外力擠壓孕肚,因此能穩定提托孕肚。孕媽咪可參考以下影片掌握托腹帶的使用方式。
(2)進行簡單的運動
根據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】提供的產前運動,孕媽咪可先在面前放一張結構穩固、不會滑移的椅子,接著進行以下3步驟,來輕鬆減緩腰背不適並幫助順產。
- Step1.雙手扶著椅背,緩緩吸氣,手臂用力,讓身體重心集中在椅背上。
- Step2.腳尖點地,後腳跟往上提起,腰部挺直使下腹部靠著椅背。
- Step3.維持身體穩定,緩緩呼氣,手臂放鬆,腳跟著地。
建議孕媽咪早晚各做6次,可緩解腰背不適,並增加會陰部彈性,有助於分娩順利喔。
3.懷孕5個月:子宮底位於肚臍與劍突之間
懷孕肚子哪裡變大?懷孕5個月後,子宮底上升至「劍突」與肚臍之間,也就是介於胸骨最下端到肚臍的位置,從側面看,胸部下方到下腹呈現渾圓的弧線。20週後,胎盤也增厚並發育完成,是懷孕肚子變大的原因之一。懷孕5個月後激素分泌趨緩,孕吐、沒胃口及胸部脹痛的狀況也獲得緩解,恭喜媽咪進入孕期中最穩定的階段!懷孕37週後,胎兒頭部會逐漸往下,也就是朝向子宮頸,其實在懷孕肚子變大的同時,寶寶也在為了與媽咪見面而做準備喔。
4.懷孕足月:子宮底位於劍突下方2~3指處
懷孕40週進入倒數階段,36~38週左右,胎兒雙腳會朝上、頭朝下,以全身蜷曲的姿勢進入孕媽咪的骨盆腔中,也就是所謂的「入盆」,代表進入第一產程。同時子宮底持續上升,靠近劍突下方2~3指處。孕媽咪這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態:
- 腹部有些緊繃感。
- 引發子宮收縮。
- 胎兒壓迫膀胱導致頻尿。
奇妮介紹1個簡單的「畫腿運動」,與上段的腰部運動類似,建議孕媽咪準備一張穩固、椅背高的椅子放在正前方,並進行以下步驟,強化骨盆周圍肌肉的韌度,以及會陰部肌肉的彈性,幫助胎兒入盆與順產:
- Step1.雙手扶住椅背,穩住身體重心。
- Step2.右腿固定不動,左腿進行360°的畫圈,每次10圈。
- Step3.左腿著地後換右腿畫圈,早晚各做5~6次。
懷孕肚子變大有3個階段,3招帶你舒緩孕肚重量
從上段的圖片,我們可清楚了解懷孕肚子哪裡變大,以及40週孕肚階段性變大的過程。奇妮整理3大階段,從腹圍略微增加、小腹隆起直到孕肚前傾,一一說明舒緩孕肚重量的方法,孕媽咪一起來看看吧。
1.腹圍開始增加:改穿高度2~3cm的坡跟鞋
從上段我們知道,受到鬆弛素的影響,骨盆腔韌帶的韌度減少,會使子宮脫離骨盆腔,從小腹的位置逐漸上移,腰圍也隨之增加,懷孕16週後,每週腹圍平均增加約1cm,同時孕肚開始變大、變重。為使孕期更舒適,避免骨盆傾斜及腰腹負擔,建議孕媽咪改穿坡跟鞋,以下從鞋跟高度、鞋長、鞋頭等層面帶你了解孕期適合的鞋款怎麼選。
- 鞋跟高度2~3cm:根據衛福部的建議,過高的跟鞋容易對脊椎及雙腳造成負擔,甚至重心不穩,建議改穿低跟、防滑之鞋款。
- 鞋長比腳長多出10mm:孕媽咪的腳容易浮腫,建議選擇比腳長多出10mm的坡跟鞋,並以質地柔軟、透氣、支撐力佳的鞋款為主。
- 鞋頭以圓頭為主:在四肢容易水腫的情況下,建議選擇「圓頭」坡跟鞋,讓腳趾有更多容納空間,穿起來也更舒適。
- 以舒適合腳為原則:孕期體重增加,使足弓的弧度變平,腳變長,因此建議親自試穿,選購舒適合腳的鞋款。
2.小腹凸起:搭配撫紋霜適度按摩孕肚及恥骨,釋放孕肚緊繃感
小腹凸起會讓孕肚的下墜感變得越來越明顯,寶寶的存在感也更加鮮明。孕肚表層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擴張,擴張速度大於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生成的速度,在膠原蛋白彈性纖維斷裂的情況下,就會伴隨紋路的出現。建議選用撫紋霜或肌膚滋潤彈力霜照顧孕肚,藉由細緻的質地降低摩擦力,搭配輕柔的畫圈按摩,降低紋路的生成機率。
此外,位於大腿根部、骨盆前方的恥骨,與髖骨、薦骨、尾椎骨等骨頭形成「恥骨聯合」,當鬆弛素作用時,此處的韌帶與骨盆會變得鬆弛,以容納脹大的子宮。但因為支撐力降低,孕媽咪挺著肚子就容易出現恥骨疼痛。可採取以下做法舒緩不適感:
- 適度按摩恥骨周圍的腰、背、臀部。
- 側躺時將月亮枕夾放在雙腿間,給予適當支撐。